【看】临沂博物馆藏金缕玉衣仅有手脚头套无四肢上身

【看】临沂博物馆藏金缕玉衣仅有手脚头套无四肢上身

发布时间:

  在临沂市博物馆的展厅,有一件异常珍贵的文物 金缕玉衣,其独特之处在于,它是迄今为止发现的唯一一套只有脚套手套和头套而没有四肢和上身的玉衣。

  记者看到,博物馆专门给这件文物设置了一个相对独立的空间 宝厅,玉衣穿在一个人体模型上,躺在一个玻璃柜内。脚套手套和头套完整地包在模型的脚手和头上。而在模型的头部右侧,还放着一颗玛瑙印章,上面刻着刘疵二字。专家因此认为,这套金缕玉衣的主人应该就是刘疵,可惜的是,由于史书对此人并未有记载,所以迄今为止,专家们依然无法确切考证,这个刘疵究竟是谁,而有关村土墩下埋藏2000多年前神奇宝的故事,却早已成为一个令人津津乐道的传奇。

  村土墩下,埋藏大宝贝

  故事要从临沂兰山区南坊街道洪家店村说起。

  在这个普通村庄的西北,曾经有一个20多米高的土墩,土墩旁边,还有一个池塘。根据村民的回忆,以前,土墩旁边还有一些老坟,老坟前还有5块大石碑,每一块都有2米多高,这些老坟的主人都姓刘。可惜的是,在文革时,这些石碑都被砸碎了。

  到了上世纪70年代,村里在这个土墩的旁边建起了一个砖厂,砖厂要挖土烧砖,土墩就成了天然的取土场。1978年5月的某一天,取土工人挖着挖着,发现了一座古墓。

  古墓现身后,村里立即与相关文物部门取得联系,当时的临沂市文物组考古人员于是立即赶赴现场,对古墓进行了发掘。在地下埋藏了2000多年的金缕玉衣于是重见天日。

  临沂市博物馆馆长王培晓告诉记者,玉衣出土之后,就被运到了临沂市博物馆,这套玉衣制作精巧玲珑,艺术造诣惊人,属稀世珍品。其型制为内仅见,曾多次出展出。

  神奇金缕玉衣,全最为独特

  玉衣也称玉匣玉押,是汉代皇帝和高级贵族死后穿用的殓服,外观与人体形状相同。汉代人认为玉是山岳精英,将玉放置于人体上,可以使人的精气不致外泄,这样就能保持尸骨不腐,期待世再生,所以玉衣在汉代玉器占有重要的地位。玉衣是穿戴者身份等级的象征,皇帝及部分臣的玉衣以金线缕结,称为金缕玉衣。其他贵族则使用银线铜线编造,称为银缕玉衣铜缕玉衣。

  王培晓告诉记者,刘疵墓出土的金缕玉衣,用玉1140片,玉片以长方形为主,磨制得很薄,质地晶莹细腻,每片玉片的各角和边缘都钻有为穿系而制作的孔,玉套用金丝以十字交叉式连缀而成。目前,内发现玉衣20余套,其以临沂刘疵墓出土的金缕玉衣最为奇特,这套玉衣由面罩手套两只和鞋两只组成,分别套罩在头部两手和双脚上,其用意似乎在于以点代面,即用身体最末端的几个点代替全身,起到象征性的作用。

  玉衣不完整,和玉料缺乏有直接关系

  汉代的人们普遍相信人死后灵魂尚存,还要像活人一样吃喝玩乐。基于这种观念,汉代人死后往往不惜巨资,挖墓穴做棺椁着玉衣,随葬丰厚的物品供死者的灵魂享用;还要在地面之上高筑坟丘陵园祠庙等,设专人负责维修,按时供奉。西汉时期厚葬之风甚盛,从考古发掘的墓葬资料可以得到具体形象的反映,用玉衣作葬服用九窍器塞其九窍两眼两鼻两耳嘴生殖器和肛门。出土的玉衣经常搭配有用玉做成的眼盖鼻塞等,其最讲究的是用玉蝉作口琀,古人认为人死后,其灵魂离开尸体,正如蝉从壳蜕变出时一样,能够复活和再生。

  汉代玉衣也不是一开始就很完备,也有一个从不完备到完备的演变过程。西汉早期的玉衣,能够复原的只有山临沂刘疵墓出土的一套。据地质矿物学家的研究,汉代玉料绝大多数是自今新疆境内的和田玉,其次还有今辽宁境内的岫岩玉。西汉早期,和田偏居西域,岫岩又远在北,刚刚建立起的新政权在这两个地区可能尚不能行使强有力的统治,这不能不影响到玉料的大量开采及向内地输入。因此可以说,西汉早期玉衣呈不完整的局部形象,可能与玉料的缺乏有直接的关系。刘疵身着不完整的玉衣,有的玉片还有用其他残玉器改制的现象,从一个侧面也说明当时用于制作玉衣的玉料是不充足的。

  汉武帝时期,著名的外交军事家张骞奉命出使西域,最后终于建立起了与西域各的友好关系,并在此地区逐步实施了有效的统治。这样,大量和田玉的开采并通过贯通西的著名的丝绸之路源源不断地运往内地才成为可能。从武帝开始,西汉期的玉衣形制已很完备。完整的玉衣外观和人体形状相似,形如铠甲,包括头罩上身袖子手套裤筒及鞋等部分,并把玉片按照人体不同的部位设计成不同的大和形状。

  耗时费钱,却难保尸骨不朽

  在2000多年前的西汉,制作一套金缕玉衣十分不易。玉衣的制作繁琐而精细,要经过设计选料开片钻孔抛光拔丝编缀等多道工序。汉代制作一件玉衣,需一名玉工费十余年的工夫。为此,汉代的统治者甚至还设立了专门从事玉衣制作的园作坊。这里的工匠把从遥远的地方运的玉料,通过一道道工序把它加工成为数以千计的有一定的大和形状的玉片,每块玉片都需要磨光和钻孔,大和形状必须经过严密的设计和细致的加工。据测定,玉片上有些锯缝仅0.3毫米,钻孔直径仅1毫米,金丝编结玉片的方法也很复杂,编结外表打结,甚至还有卷边等工续,做工精细,有点类似于现代时装的剪裁。制作金缕玉衣的工艺繁难与精密程度之高令人惊讶。

  制作一件等型号的玉衣所需的费用几乎相当于当时100户等人家的家总和。虽然成本如此之高,但用金缕玉衣作葬服不仅没有实现王侯贵族们保持尸骨不坏的心愿,反而招盗墓毁尸的厄运,许多汉王帝陵往往因此而多次被盗。到三时期,魏文帝曹丕下令禁止使用玉衣,从此玉衣在历史上消失了。

  刘疵或为奚涓之母

  汉代统治者相信玉衣可保护尸骨不朽。这种观念现在看是毫无科学根据的,然古人是深信不疑的。山靖王刘胜及其妻窦琯的玉衣内,除残留几颗牙齿外,尸骨早已化为泥土。

  刘疵墓的情况也是如此,考古人员打开棺木后,发现棺尸骨早已无存,只在石板下发现一套包括头双手双足五个部位的金缕玉衣。头罩北向,正南北,从头罩到脚罩,长1.8米。胸部有残破玉佩两件,右手执一玉佩;腰部靠右手套处有玛瑙质印章一枚,上阴文篆书刘疵二字。

  整个墓葬为石椁木棺单葬形式。石椁是用不规则的块石垒成,因为年久淤积,木漆器等随葬品均已腐朽,仅有残漆片奁盘耳杯等器物尚可辨认。棺盖北端放置玉璧一块,已被盖石压毁。

  由于刘疵在史书无记载,多数学者从同时出土的钱币,以及3把铁剑2件铜弩机推断,墓主人刘疵是西汉早期的一位列侯。有学者猜测,墓主人可能是奚涓之母疵根据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和汉书·高惠高后文功臣表记载,奚涓为汉高祖刘邦舍人,随刘邦起兵于沛,入咸阳后,官拜郎。刘邦封汉王后,奚涓为将军,汉高帝六年前201年,以军功封鲁侯,食邑4800户,功比舞阳侯樊哙。奚涓死后,因无子,封其母疵为侯。疵在位10年,吕后五年前183年薨,封除。

  对于墓主人的身份,当地还流传着另一个版本的说法,祖辈相传的说法是,刘疵是汉代的一位大官,在洪家店打仗的时候战死了,就葬在这里。因为他是有功之臣,所以汉代宗室把他厚葬,给他穿上金缕玉衣。

  无论是学者的猜测还是当地村民的传说,穿着金缕玉衣的这位刘疵究竟是谁,又有着怎样的人生故事,也许将成为一个永远的谜团。记者 钱欢青

上一篇:【创新】为什么年轻男性要有刮胡子的习惯 下一篇:【历史】济南市博物馆古城辉煌精品灿烂